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 流涕、腹泻等症状。
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 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这部分人群死亡率较高),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1 除非必要,疫情得到控制前不外出,避免集体活动/聚会,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2 佩戴能隔绝飞沫的口罩 (医用口罩,N95口罩)
3 保持手卫生,常洗手
4 将肉蛋彻底做熟
5 避免与呼吸道患者密切接触,如发烧,咳嗽
6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7 如亲戚朋友同事同学近期从武汉回来,保持距离,并关注其健康
8 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远离)
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一旦发现自己有症状,一定要减少外出,居家隔离,与他人接触时要保持一米的距离。如果37.3℃以上持续了两三天,咳嗽,乏力,气短一定要去发热门诊。要注意的是,少数病人没有发烧症状,如果乏力气短,也要尽早到发热门诊就诊。
1 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2 佩戴口罩,避免与人亲密接触
3 前往当地发热门诊,如近期有武汉旅行史、人员接触史,或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的患者,或去过人群密集的场所,或有野生动物接触史,请告知医生
4 就近就诊,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医院,以免在医院感染
一旦发现自己有症状,一定要减少外出,居家隔离,与他人接触时要保持一米的距离。如果37.3℃以上持续了两三天,咳嗽,乏力,气短一定要去发热门诊。要注意的是,少数病人没有发烧症状,如果乏力气短,也要尽早到发热门诊就诊。
1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2 请佩戴口罩,避免与人接触
3 前往指定医院(目前武汉地区发热患者需前往以下指定医院就诊)
以下方式仅限物体表面或地面消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冠状病毒
1 含氯消毒剂:例如84消毒液,漂白粉
2 医用酒精(75%乙醇)
3 乙醚
4 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
5 将物品加热保持56℃30分钟
6 紫外线
推荐使用84消毒液进行地面消毒,医用酒精对物体表面消毒。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消化道传播尚待明确。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中间宿主】可能是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动物
儿童及婴幼儿发病较少,老人、孕产妇病情进展相对更快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但可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 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 体外分离培养时,2019-nCoV 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 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可感染人、鼠、猪、猫、犬、牛、貂、蝙蝠、骆驼、刺猬等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在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发现。由于病毒外壳带有棘突(spike),看起来像“皇冠”,因此1975年被正式命名为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大的RNA病毒。冠状病毒分为:α、β、γ、δ四个属,其中引起重症,能广泛传播引起流行的SARS和MERS冠状病毒均属于β属冠状病毒,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也是β属。
人类冠状病毒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从症状上来看,人类感染一般冠状病毒潜伏期为2—5天,引起的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如发热、咳嗽、咽痛和鼻炎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可有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并且在冬季、春季高发,各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在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等特定人群中危害严重,并可发生重复感染以及多种呼吸道病毒的共感染。
而此次新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发现的潜伏期为1—14天,初期会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疾病进展较快,7天内即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等较为严重的肺炎症状。
(一)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 14 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3)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
2.【临床表现】
(1)发热;
(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一)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二)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三)重型
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呼吸窘迫,RR≥30 次/分;
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 (1mmHg=0.133kPa)。
(四)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 1 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22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76936例(重症10968例(现有),累计死亡2442例,已治愈出院22888例),疑似病例(现有)4148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2851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6089。香港69例/澳门10例/台湾26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21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76288例(重症11477例(现有),累计死亡2345例,已治愈出院20659例),疑似病例(现有)5365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1891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13564。香港68例/澳门10例/台湾26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20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75465例(重症11633例(现有),累计死亡2236例,已治愈出院18264例),疑似病例(现有)5206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0603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0302。香港68例/澳门10例/台湾24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9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74576例(重症11864例(现有),累计死亡2118例,已治愈出院16155例),疑似病例(现有)4922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8916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6363。香港65例/澳门10例/台湾24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8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74185例(重症11977例(现有),累计死亡2004例,已治愈出院14376例),疑似病例(现有)5248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7441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35881。香港62例/澳门10例/台湾22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7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72436例(重症11741例(现有),累计死亡1868例,已治愈出院12552例),疑似病例(现有)6242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6090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1552。香港60例/澳门10例/台湾22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6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70548例(重症10644例(现有),累计死亡1770例,已治愈出院10844例),疑似病例(现有)7264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4601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50539。香港57例/澳门10例/台湾20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5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68500例(重症11272例(现有),累计死亡1665例,已治愈出院9419例),疑似病例(现有)8228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2941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58764。香港56例/澳门10例/台湾18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4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66492例(重症11053例(现有),累计死亡1523例,已治愈出院8096例),疑似病例(现有)8969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1318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69039。香港56例/澳门10例/台湾18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3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63851例(重症10204例(现有),累计死亡1380例,已治愈出院6723例),疑似病例(现有)10109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9306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77984。香港53例/澳门10例/台湾18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2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59804例(重症8030例(现有),累计死亡1367例,已治愈出院5911例),疑似病例(现有)9028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7153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1386。香港50例/澳门10例/台湾18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1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44653例(重症8204例(现有),累计死亡1113例,已治愈出院4740例),疑似病例(现有)16067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51462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5037。香港49例/澳门10例/台湾18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0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42638例(重症7333例(现有),累计死亡1016例,已治愈出院3996例),疑似病例(现有)21675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2843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7728。香港42例/澳门10例/台湾18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9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40171例(重症6484例(现有),累计死亡908例,已治愈出院3281例),疑似病例(现有)23589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9948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7518。香港36例/澳门10例/台湾18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8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37198例(重症6188例(现有),累计死亡811例,已治愈出院2649例),疑似病例27657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7190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8183。香港26例/澳门10例/台湾17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7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34546例(重症6101例,累计死亡722例,已治愈出院2050例),疑似病例27657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4549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9660。香港26例/澳门10例/台湾16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6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31161例(重症4821例,累计死亡636例,已治愈出院1153例),疑似病例26359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14028人,除已解除,尚有186045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24例/澳门10例/台湾16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5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28018例(重症3859例,累计死亡563例,已治愈出院1153例),疑似病例24702例。 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82813人,除已解除,尚有18635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21例/澳门10例/台湾11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4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24324例(重症3219例,累计死亡490例,已治愈出院892例),疑似病例23260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52154人,除已解除,尚有185555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18例/澳门10例/台湾11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3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20438例(重症2788例,累计死亡425例,已治愈出院632例),疑似病例23214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21015人,除已解除,尚有171329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15例/澳门8例/台湾10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2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17205例(重症2296例,累计死亡361例,已治愈出院328例),疑似病例21558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89583人,除已解除,尚有152700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15例/澳门8例/台湾10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2月1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14380例(重症2110例,累计死亡304例,已治愈出院328例),疑似病例19544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63844人,除已解除,尚有13759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14例/澳门7例/台湾10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31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11791例(重症1795例,累计死亡259例,已治愈出院243例),疑似病例17988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6987人,除已解除,尚有11847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13例/澳门7例/台湾10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30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9692例(重症1527例,累计死亡213例,已治愈出院171例),疑似病例15238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13579人,除已解除,尚有102427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12例/澳门7例/台湾9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29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7711例(重症1370例,累计死亡170例,已治愈出院124例),疑似病例12167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8693人,除已解除,尚有81947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10例/澳门7例/台湾8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28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5974例(重症1239例,累计死亡132例,已治愈出院103例),疑似病例9239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5537人,除已解除,尚有59990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香港8例/澳门7例/台湾8例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27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4515例(重症976例,累计死亡106例,已治愈出院60例),疑似病例6973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7833人,除已解除,尚有44132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26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2744例(重症461例,累计死亡80例,已治愈出院51例),疑似病例5794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2799人,除已解除,尚有30453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25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1975例(重症324例,累计死亡56例,已治愈出院49例),疑似病例2684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3431人,除已解除,尚有2155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24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1287例(重症237例,累计死亡41例,已治愈出院38例),疑似病例1965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197人,除已解除,尚有13967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23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830例(重症177例,累计死亡25例,已治愈出院34例),疑似病例1072例。
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50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087人,尚有8420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武汉开建火神山临时医院,可容纳1000张床位,预计2月3日前建好
【国家卫健委】截至1月22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571例(重症95例,死亡17例),疑似病例393例。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89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969人,492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国家卫健委】截止21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 440例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19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765人,尚有139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武汉制定新型肺炎诊疗方案 3家定点医院设置床位800张用于收治病人,其他直属医疗机构为配合患者救治,将于近期腾出1200张床位用于患者救治。
武汉市政府呼吁:如果原则上没有必要不要到武汉,武汉市民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武汉,减少人员流动性,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使防控能够尽快取得效果。
【国家卫健委】:证实了武汉肺炎“人传人”,且有医护感染。国家卫健委网站每日发布全国各省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汇总数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武汉成立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武汉市卫健委】“武汉市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后,国家相关科研机构迅速研发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随后进行技术优化。22时,武汉确诊198例。
截至24时,武汉累计报告2019-nCoV肺炎病例62例,已治愈出院19例,在治重症8例,死亡2例。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国家下发的试剂盒后,开始对武汉市送检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武汉卫健委】“不排除有限人传人” 武汉加强了对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的管理,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迅速安装红外线测温仪35台,配备手持红外线测温仪300余台,加强离汉旅客体温检测工作;对出现发热的旅客进行登记,发放宣传册和口罩,免费办理退票或改签手续,指导转诊到辖区医疗机构,并进行登记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2019-nCoV
【武汉市卫健委】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
【国家卫健委】发布病原检测结果判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初步判定疫情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后,组织研制检测试剂盒,优化检测方案,加强病例搜索、检测和复查工作,关注疫情变化,修订相关的防治方案,调整病例救治和各项防控措施,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21时,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武汉市卫健委】截至1月5日8时,59例,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SARS,MERS等呼吸道病原。病原鉴定和病因溯源工作仍在进一步进行中。
【武汉市卫健委】截至1月3日8时,该市共发现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断患者44例
【武汉市卫健委】初步调查表明,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休市整顿卫生。
【武汉市卫健委】近期部分医疗机构发现接诊的多例肺炎病例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已发现27例病例。初步检测分析认为,系病毒性肺炎。
【武汉市卫健委】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